书写中国杂交水稻的援外传奇 ———记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
有这样一群中国专家,他们告别亲友,远渡重洋,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宝贵的中国经验传授给非洲人民。在国内,他们是水稻专家、是种养能手、是兽医学者……在非洲,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农业援非专家。他们在非洲开试验田、设实验室、办培训班,让干旱的农田飘起稻香、空荡的圈舍养起牛羊、贫瘠的村庄变了模样。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这是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给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的颁奖词。
一位农业援外专家缘何感动中国?
用实实在在的田间表现“说话”
个子不高,身型精瘦,皮肤黝黑,一副眼镜,长相普通。仅看外表,很难想象他就是让布隆迪的水稻单产从每公顷2.5吨左右猛增到9—10吨的“魔术师”,是布隆迪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国家功勋成就奖”的外国人。
2015年,时任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的杨华德第一次远赴布隆迪。此前,他曾参与莫桑比克农业技术援助任务,有过一年的农业援非经验。但这次,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他被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选派为中国援布隆迪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
迎接中国专家组到来的是一场暴雨。作为农业专家,杨华德马上注意到布隆迪雨热条件很好,但农业农村的状况却令人揪心,“遍地的荒草,破败的乡村,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一两顿饭,晚上几乎都是饿着肚子睡觉”。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因形似心脏,被誉为“非洲之心”。作为典型的农业国家,布隆迪90%的人口从事农业,但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工具基本只有“一把锄头加一双手”。
面对当地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杨华德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曾解决中国几亿人吃饭难题的杂交水稻,能否帮这个国家减饥减贫?到布隆迪的前两个月,他几乎没有停下脚步,实地调研反复对比,最终与专家组其他成员达成共识,决定在布隆迪试种杂交水稻。
没有前人的实践经验,无法适用国内的栽培技术规程,要在非洲种植杂交水稻,杨华德明白必须“蹚出一条新路来”。很快,他们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建立了试验田。
当地村民对这些中国专家充满好奇,他们发现中国专家种水稻很不一样,种得很稀,每公顷用种量只有他们的七分之一。
“一开始大家肯定有些不信任,但实实在在的田间表现会‘说话’。”杨华德表示,试验取得出乎预料的成功,试验田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达10吨,超出当地平均产量三倍多,其中一个超级稻品种还创造了每公顷13.86吨的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中国专家创造的高产纪录引起轰动。一个名为《金山调查》的非洲新闻节目组闻讯而来。“他们的记者要采访我,我说中国人不喜欢自夸,做得怎么样,让别人来评述吧。”杨华德婉拒了采访。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金山调查》采访了当地农户、官员、技术人员,连发三篇文章,全面、正面评价了中国专家实施的水稻试验项目,并预测“未来杂交水稻将在非洲有大发展”。
实现乡村的“自身造血”
微风徐徐,试验田里的禾穗低垂摇曳。杨华德在思考,既然有这样好的试验效果,该如何把它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让农民增产增收?
从试验示范,到扩大示范,再到推广,这种思路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布隆迪实施却困难重重。
“谁来投入?老百姓都穷,没有钱买种子和肥料。”杨华德点出问题所在,在试验阶段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但进入扩大示范阶段后,投入就显得尤为关键。专家组可以为农民提供这一季的农资,那么下一季,下下季呢?
为保证当地农户的可持续种植,专家组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即专家组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为农民提供第一季种植杂交水稻所需的农资,农民收获后将收成的一部分投入到基金当中,而基金将被集中起来作为下一季的投入。
很快,“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获得成功,尝到甜头的农民自觉自愿交基金,并积极投入生产。
解决了资金保障问题,杨华德意识到,当地传统种植观念亟待转变,要让农民接受一套新的水稻种植技术体系。“水稻每一阶段都有生长重心,每一项操作都有时效性,布隆迪传统栽培习惯慢节奏,技术措施不能适时贯彻,加之粗放的田间管理,很难保证产量的最大化。”
杨华德又带领专家组着手培养“青年带头人”,将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年轻人,再由他们去辐射更多的农户,建立起一个技术推广体系。每一位青年带头人都要经过层层选拔,并接受3年左右的理论和驻示范村实践培训。
“学员们都很厉害,很多人已经成为当地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骨干。”谈起自己的学员们,杨华德很自豪。
“是中国专家组培养了我。”作为当年首个被选定的青年带头人,现任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的恩达·伊克基始终感念中国专家组的培养之恩。
改变伊克基命运的节点在2016年。专家组在示范村选址时,偶遇大学毕业后失业在家的“90后”青年伊克基,发现他英语好、聪慧好学,便将其选定为农业技术员。他跟随专家组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知识,不仅自己通过技术致富,还作为当地技术负责人,配合中国专家组带领示范村全体村民脱贫。如今的伊克基,已成长为布隆迪最年轻的政府高官和全国经济发展领导者之一。为了表达对杨华德的感激之情,伊克基将自己第一个孩子的中间名取为“Yang(杨)”。
像这样的青年带头人,专家组已培养了110余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优秀的本土专家。时至今日,在中国专家组的努力下,布隆迪杂交水稻示范村的数量已达到56个,遍布该国的15个省份。
“在有些示范村,我们先示范几十公顷,农民收获后一看效益这么好,自己就会想办法扩大种植,发展速度快得很。”令杨华德欣慰的是,这种可持续模式的探索,正逐渐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专家组的援助不是‘输血’,而是要实现乡村的‘自身造血’,开展任何项目前,我们都会考虑技术上是否成熟,经济上是否可行,只有让农民确确实实增产增收,它才具有可持续性。”杨华德说。
“我想让这个国家更多人吃饱饭”
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援外9年,杨华德见证了布隆迪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修缮了房屋,学员的兄弟姊妹都上学了,有人买了小汽车,示范村建起了许多二层小楼……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2年,处于危机以上级别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口大幅上涨,达到了2.58亿人。而作为58个重度粮食危机国家之一的布隆迪,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却不增反降,从2017年的260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140万人。
“今天生活是我们过去不敢想的,是中国专家组让我们富起来的。”去年9月17日,专家组首个杂交水稻示范村林格四村自发集会,全体7000余名村民一致要求,授予专家组功勋成就奖,感谢专家们为该村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载入村史。
因为通信故障,杨华德当天没能赶赴现场,但他一直将证书珍藏着,“这个证书我很稀罕的,它是老百姓的心意”。
2021年国际劳动节,杨华德获得布隆迪总统亲授的“国家功勋成就奖”,表彰他在农业领域,特别是种子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杨华德成为布隆迪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外国人。
对杨华德而言,奖项是荣耀,更是鞭策:“我想让这个国家更多人吃饱饭,争取在2029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让大家都吃饱饭,这个愿望不仅源于一个援外农业专家的责任,也源于他的情怀。杨华德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民家庭,因为贫穷他甚至休学一年赚钱才能继续学业。“看到布隆迪这些孩子们的今天,我就想到我的昨天。”因为也曾饱尝贫困之苦,杨华德对布隆迪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
耕耘在非洲的9年,杨华德见证了很多个水稻丰收的幸福时刻,但在相隔万里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由于在疫情期间驻守布隆迪,杨华德缺席了儿子的婚礼。“虽然如此,但我的家人都给予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支持,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杨华德说。
今年1月,第六期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项目开启,杨华德再次赴非。在“非洲之心”布隆迪,他将继续带领专家组,书写中国杂交水稻的援外传奇。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保健营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电话:010-64201955 邮箱:cncare2008@126.com。
相关信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