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近年来,滁州市持续发挥“三医”联动和协同配合的引领作用,推动医改取得新的成效。天长县域医共体、全椒医共体中心药房、明光中医药银针行动、县域医疗次中心、普通慢性病门诊下沉基层等医改创新工作先后在全国全省推广;《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级媒体先后报道我市县域医共体、中医药银针行动建设成效;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就基本药物保障等医改工作作经验发言;获批全国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全省综合医改试点示范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示范等试点改革近20余个;累计获得综合医改真抓实干国务院政策激励2次和省政府政策激励9次。
着力构建三医联动的协同推进体系
健全三医联动机制。市、县实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全部调整为一位政府负责同志分管“三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对医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吴劲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综合医改工作推进会。
聚焦卫健工委改革合力。实现县委卫健工委市域全覆盖,2023年县委卫健工委合计召开医改会议16次,研究部署“三医”相关工作。建立卫健、医保部门负责同志“交差任职”新机制,天长、明光、凤阳等地均实现卫健和医保负责同志交叉任职。
统筹降低省外转诊就医。扩大与长三角优质医疗机构协同合作,累计合作项目280余个;设立外请专家费用补助1500万元,挽回跨省就医患者3396人次;十四五以来累计建设省、市重点专科76个,明光和凤阳实现省级重点专科零突破;县域三级医院覆盖率达86.3%。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全市“DRG支付方式改革+医共体城乡居民医保按人头总额预算”全覆盖;2023年优选8个基层DRG病组实施市域内同病同保障,和14个转外诊疗较高的病组向县级医院实施基金政策扶持。天长、凤阳等地已实现医共体内医保资金有效结余。
着力构建均衡布局的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共体建设内涵。落实医共体内双向转诊住院起付线减免政策;每半年召开一次医共体运行管理调度会,督促调度医共体牵头医院各运行管理中心压实工作职责。关停派驻医生原单位工号“使用权”,做实“千医下乡”。
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机构分类设置、资源分类配置、发展分类考核”原则,将乡镇卫生院分为“综合型、医防型、公卫型”三类,将综合型卫生院打造成为县域内医疗次中心。
实施普通慢病门诊下沉基层。依托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梳理整合基层普通慢性病患者用药目录,将牵头医院的普通慢性病门诊下沉至基层,安排内科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指导,缓解基层慢病患者就医购药难题。
着力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落实公立医院调度机制。对重点指标实行“月监测、季调度、年考核”,2023年累计召开3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调度会,对16家公立医院的重点指标开展评比,同步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纳入市、县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
加快智慧医疗建设步伐。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第20位、全省第1位。智慧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快,实现市域内诊疗信息“一档调阅”、医疗服务“一码通行”、影像数据“一端可查”、慢病管理“一键干预”,全市16家公立医院医学影像互联互通率居全省首位。
落实药品耗材集采。组建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联合体,实施常态化集中带量采购,有序扩大药品采购范围。已有8批498种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在我市落地惠民,中选药品平均降幅达51%。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立医疗服务价格工作专班,率先在全省规范全市医疗服务价格。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新增备案医疗服务价格22项、新增备案市场调节价医疗服务项目51项、上调医疗服务价格7项。
编辑:李杨
审核:杨树民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保健营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电话:010-64201955 邮箱:cncare2008@126.com。
相关信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