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软糖掀起养生新时尚
在全球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缺钙、脱发、失眠、便秘……这些让人颇为苦恼的健康问题,现下仿佛都可以由“一颗糖”来解决。眼下,以软糖剂型为代表的功能性食品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养生新时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功能性软糖市场迎来了良好发展时机。
功能性软糖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757.7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7.9%。功能性食品的剂型不断创新,是基于多元化消费场景的拓展以及养生人群更加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软糖剂型是表现最亮眼的剂型。
如今,功能性软糖已成为年轻人的养生所爱。市面上的膳食补充剂琳琅满目,无论想补充维生素C或是钙、铁、锌,都能找到对应的软糖。在新消费浪潮下,功能性软糖正成为一个隐藏的风口。
专家表示,我国糖果产业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生产、供应链、销售等各渠道建设已经完善成熟,糖果的种类、口味也非常丰富,在市场上拥有海量簇拥者,这为功能性软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年轻人的养生意识正在增强。
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功能性软糖”,即可跳出各种功能不同、价格区间跨度不小的产品,有蓝莓叶黄素软糖、益生菌营养小熊软糖、胶原蛋白软糖、烟酰胺美白软糖等。相比传统的糖果,软糖剂型的“零食感”更高,且易于吞咽,便捷性也很高。多数品牌采用独立包装,造型可爱,有各种小动物形状,社交属性强。
业内人士表示,从配方成分看,软糖产品的开发正在向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添加益生菌、褪黑素、胶原蛋白、玻尿酸、叶黄素、叶黄素酯、玉米黄质等具有高认知度的原料成分,细分健康方向。目前来看,我国功能性软糖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发展潜力较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功能性软糖市场迎来了良好发展时机,已经吸引了较多品牌进入。面对竞争,具备品牌力和研发壁垒的产品或许才能留存市场。
针对不同营养素选对剂型很重要
在年轻人中,每天像吃零食一样吃功能性软糖的人为数不少。“软糖是常见零食,将营养素加入其中,升级换代成功能性零食,可能更符合时下的消费场景与消费需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伍佩英表示,当下年轻人生活节奏快,追求高效率和即时享受,在养生上同样如此。相较于传统需要蒸、煮、炖、熬才能食用的养生食材,或制成胶囊、粉剂难以下咽的保健食品,年轻人更青睐看上去好看、吃上去美味的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软糖走红后还催生出另一个问题——也许是因为口感太佳,不少消费者真将其当“糖”吃。有网友直言,“不知不觉吃了一包,才发现是叶黄素。”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医生李莹杰表示,不少人认为这就是种零食,吃多吃少都没关系。
实际情况是,这类被做成零食的功能性食品,在食用前必须查看成分表。“若消费者不考虑添加的营养素剂量而盲目食用,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并非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李莹杰说。
也并非所有营养素都适合制成软糖剂型。以时下不少人青睐的益生菌为例,目前市场上有粉剂、液体、胶囊型、软糖剂型等。“益生菌如果是液体状的,则必须在冷藏环境下储存,才能保证活菌数损失最少。”李莹杰说,制成软糖剂型或胶囊型的益生菌虽然保存和运输相对方便,但其含菌数量能否满足人体所需值得商榷。因此,针对不同营养素,选对剂型同样很重要。
功能性软糖虽然做成零食的样子,但毕竟添加了营养素,因此食用前要查看说明书,在推荐的安全剂量内使用,不能擅自调整剂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部主任李智平表示,功能性食品不同于药品有严格的临床试验及审批程序,若消费者不考虑添加营养素的剂量盲目食用,有一定风险。
上市前后监管同样不可或缺
目前,功能性食品的销售渠道大多在线上,往往借助购物平台上的网络主播,为产品推广和带货。不少消费者购买功能性食品,是出于健康、体重、形象等方面的焦虑,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学知识,更容易跟风尝试。
面对缺了一张“处方签”的功能性食品,消费者更应该明确,自己是否需要补充营养素?该补充哪些营养素?又该补到什么程度?“保健食品虽非药品但也不能随意吃,营养素含量不达标无法起效,超量摄入则无益身体健康。”李莹杰说,食用功能性食品前,最好还是请医生把把关。
面对品种日渐丰富的功能性食品,消费者如何选?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产品本身带有“蓝帽子”标签,那么其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都相对有保证,作为膳食补充剂是合格的。“我国对保健食品监管十分严格,大多数添加各种营养素的软糖、果冻、代餐等充其量只能称作功能性食品,而非保健食品。”伍佩英说,由于国内法律法规中只存在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划分,因此功能性食品尚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分辨。
李智平认为,市场多样化值得鼓励,但消费者毕竟不是专业人群,有时会因为一个广告就被“种草”,点开链接就购买。因此功能性食品不仅在上市前需要被监管,上市后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保健营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保健营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电话:010-64201955 邮箱:cncare2008@126.com。
相关信息
-
无相关信息